原廣西忻城鑫峰礦業有限公司地塊風險評估報告公示
廣西忻城鑫峰礦業有限公司地塊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馬泗鄉塘嶺村,占地面積40000㎡(60畝),地塊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08.71820°,北緯24.25035°。廣西忻城鑫峰礦業有限公司主要采用兩礦酸法年產2萬噸飼料級硫酸錳,2016年初,廣西忻城鑫峰礦業有限公司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相關規定停產。2018年6月,忻城縣人民政府對廣西忻城縣鑫峰礦業有限公司實施關閉。
根據《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環保部令第42號)規定,需對關停工業企業原址地塊進行地塊環境調查和風險評估工作。來賓市生態環境局委托廣西廣盈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對原廣西忻城鑫峰礦業有限公司地塊進行土壤環境詳細調查和風險評估工作。廣西廣盈環境技術有限公司2020年八月根據《原廣西忻城鑫峰礦業有限公司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詳細調查報告》(2020年8月)對地塊開展土壤環境風險評估工作。報告修改后通過專家評審。
現按相關要求將報告主要內容公示如下。
《原廣西忻城鑫峰礦業有限公司地塊風險評估報告》主要內容:
本次原廣西忻城鑫峰礦業有限公司地塊風險評估報告,根據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詳細調查報告結論開展土壤環境風險評估工作。
1、土壤風險評估結論
通過風險評估模型計算,第一層(0-2m)土壤中砷具有致癌風險,其致癌風險超過了可接受的致癌風險10E-6;砷、錳具有非致癌風險,其非致癌風險均超過了可接受的非致癌風險1;鋅的致癌風險及非致癌風險均未超過可接受的風險范圍。
第二層(2-4m)土壤中砷具有致癌風險,其致癌風險超過了可接受的致癌風險10E-6;砷、錳具有非致癌風險,其非致癌風險均超過了可接受的非致癌風險1;
第三層(4-6m)土壤中砷具有致癌風險,其致癌風險超過了可接受的致癌風險10E-6;砷、錳具有非致癌風險,其非致癌風險均超過了可接受的非致癌風險1;
第四層(6-10m)第四層土壤中錳具有非致癌風險,均超過了可接受的非致癌風險1; 砷的致癌風險及非致癌風險均未超過可接受的風險范圍。
ALM模型的風險目標為胎兒血鉛含量95%置信上限低于臨界值10μg/dL。經計算,本場地作為第二類用地情況下,胎兒血鉛含量為95%置信上限值為12.55μg/dL>10μg/dL,因此,作為第二類用地時,本場地鉛為人體的風險不可接受。
綜上所述,地塊土壤中砷、錳、鉛含量超過可接受風險水平,需要進行土壤風險管控或修復。
2、 地下水風險評估結論
本場地地下水中超過篩選值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常規指標(溶解性總固體、氨氮(以N計)、硫酸鹽)以及重金屬(錳、鎳、鋅)共6項指標。根據章節5.2.2,本場地進行地下水風險評估的污染物主要為錳、鎳、鋅。
根據HJ25.3-2019,地下水污染物暴露途徑主要包括:吸入室外空氣中來自地下水的氣態污染物、吸入室內空氣中來自地下水的氣態污染物、引用地下水3種途徑??紤]到本項目場地地下水未來規劃中,地下水不作為飲用水源,因此不存在地下水直接攝入的風險,只考慮吸入室外和室內空氣中來自地下水的氣態污染物2條暴露途徑產生的風險。
但由于場地地下水關注污染物錳、鎳、鋅缺少亨利常數等物性參數,不存在導則模型中氣態污染物揮發至室內/室外暴露途徑的風險;
根據現場踏勘,場地周邊存在居民區,雖然場地區域地下水不作為飲用水源使用,但為了解場地地下水對場地周邊區域污染風險狀況,本次地下水風險評估將以飲用地下水的暴露途徑進行風險評估。
根據HJ25.3-2019,分別對地下水關注污染物錳、鎳、鋅進行風險評估,在飲用地下水暴露途徑下,地下水中污染物無致癌風險,但錳、鎳危害商大于可接受風險1,存在非致癌風險。建議場地周邊村莊不以地下水為飲用水。
3、 修復目標值
根據風險評估計算,并與國家現行建設用地土壤修復標準對比,綜合確定地塊土壤修復目標值如下。
表7.1-1 土壤修復目標值
修復污染物 | 風險控制值 | 對照點土壤均值 | 風險篩選值 | 風險管制值(1) | 地塊土壤建議修復目標值 |
砷 | 14.41 | 17.275 | 60(1) | 140(1) | 60 |
錳 | 12412 | 9370 | 10000(2) | - | 10000 |
鉛 | / | 23.275 | 800 | 2500 | 800 |
(1)《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36600-2018)第二類用地;
(2)《重金屬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標準》(DB43/T1165-2016)工業用地標準
根據場地情況,地表廢水、地下水污染較嚴重,調查場地的II類一般固體廢物以及具有較大的浸出風險,因此,處理后的土壤修復目標以浸出毒性為驗收方式,結合場地的利用方式,建議其目標污染物經處理后,其土壤修復目標以土壤的浸出毒性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級標準;見下表:
表7.1-2 土壤修復浸出驗收標準
目標污染物 指標 | pH (無量綱) | 砷(As) | 錳(Hg) | 鉛 |
水平振蕩法 浸出濃度(mg/L) | 6≤pH≤9 | ≤0.05 | ≤0. 1 | ≤0. 05 |
4、土壤修復方量
本次調查區域內的土壤污染主要集中在生產區內,用ArcGIS10.2中的反距離加權插值法對污染物的空間分布特征進行了數值模擬分析(標準值為《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36600-2018)相關限值),分別畫出各層污染物全量污染范圍分布圖并計算其方量,便于后期進行修復施工時確定場地修復范圍及方量。
各區域的超標土壤經插值分析,方量如下表,其中深度通過地勘及現場采樣結果確定。根據插值分析結果,場地內需修復的土壤總方量為85899.11立方米,考慮地塊內存在復合污染,經計算,場地內需修復的復合污染方量為12488.81立方米。各個區污染物分布范圍見附圖。修復拐點坐標見附件。
5、建議
通過場地調查與風險評估,結合項目場地所在區域的周邊環境,本報告建議該場地在進一步開發利用之前,進行污染土壤修復,同時在修復過程中采取下列保護措施:
6、 場地管控建議
根據場地土壤(渣土混合)污染物浸出濃度、分布及場地條件,并結合相關的用地規劃,根據技術可行性評估結果選擇適當處理技術。
(1)復合污染土壤:將復合污染污染土壤(共12488.81m3)污染土壤推薦采用清挖-篩分-固化穩定化技術進行處置,經固化穩定化處理后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GB14848-2017)中Ⅲ類水標準值后,結合場地未來規劃,進行原址阻隔填埋或經主管部門同意后運至指定區域進行處置。
(2)單一污染土壤:根據調查結果,其他單一污染土壤(共58947.62 m3)結合場地未來規劃,進行原址阻隔填埋。
(3)尾礦庫:建議將II類一般固體廢物(尾礦庫)采用安全阻隔填埋技術進行風險管控,完善尾礦庫安全填埋措施,使之達到II類一般固體廢物填埋場的標準。
7、 場地管理建議
1、施工前
通過該場地的歷史資料、場地污染物調查評價與風險評估,并依據修復目標值可達性、經濟可行性、技術可操作性:
(1)建議在場地開發前,相關業主應聘請相關單位,依據此論證報告進行詳細的土壤污染設計施工治理方案以及場地環境監理實施方案,并報相關部門審批。針對現階段部分場地因地面施工影響的條件下,必須對現有裸地進行苫蓋,防治污染物隨風擴散,影響廠區外人群。
(2)場地內土壤、淺層地下水(在人工擾動情況下)已被多種重金屬復合污染,且較為嚴重,有可能產生不可預見的環境風險。因此,從環境安全風險的角度考慮,本報告建議,在本項目實施動工前,要聘請有環保專業設計資質單位做好場地修復工作,并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落實,確保在施工過程中對本場地周邊環境不受到污染。
2、開發施工過程中
(1)依據場區控制樁和污染治理范圍圖,確定修復范圍,并在施工中應做好覆土處理。施工人員必須有相應的防護措施,避免污染物隨揚塵對施工人員以及周邊人群造成危害。
(2)廠區外設置隔離帶,防止非施工人員的直接接觸,降低施工場地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時刻注意保持飲食的清潔衛生,防止污染物經口進入人體。
(3)土壤施工作業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監理指示進行施工,各區域內的污染土在挖掘完成后要及時進行苫蓋,四級以上大風停止土方施工作業,防止二次污染,并在施工中鋪設防滲設施以阻隔地下水污染。
(4)對于土壤污染嚴重的區域,要保證現場土地的充分通風透氣后,施工人員穿上密封防護服方可施工作業,且現場需配備光離子化有害氣體監測儀(PID)對現場味道較重的土壤隨時進行監測。
(5)運輸污染土壤車輛在現場內沖洗干凈經監理核實后才能出場地大門,且在運輸廠外修復的過程中,運輸車必須密封良好,污染土壤運至修復單位后車輛也必須沖洗干凈后才能離開。負責運輸的人員要有必要的身體防護措施,預防急性事件發生。
(6)污染土壤由相關業主應聘請相關單位按環保部門要求的行駛路線和準運時間運輸,運輸過程中盡量避開居民稠密區和環境敏感區域且全部采用封閉式運輸車輛,保證在行駛途中不遺灑。
(7)污染土壤在修復單位儲存時需對儲存場地進行密閉防護、藥劑攪拌處理時,環境監測或監理單位應進行監督并對周邊環境進行監測。
(8)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雨量較大,工程施工難以進行時,采取臨時措施,做好挖掘面的排水工作,防止積水。在挖掘面周圍開挖排水溝,減少雨水進入污染土壤開挖面,盡量防止擴散污染其他區域。
3、開發后
(1)對現階段中分析表明的嚴重污染區,要有好的地面覆蓋措施;
(2)保證該場地正常的通風條件;
(3)本區域的地下水源不能直接作為居民飲用水源;
(4)設置若干個的污染物監測點,對地下污染物進行跟蹤監測,防止突發性事件的發生。建立相關的預警措施。
地塊調查機構的名稱和聯系方式
調查單位:廣西廣盈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聯系人:謝工
聯系地址: 南寧市友誼路48-17號聯訊云谷科技企業孵化器綜合車間10層03、04號
聯系方式:17777177520